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要闻>>正文

我校省政协委员在全省两会中积极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 2024-01-26 

黑龙江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于1月23日召开。我校省政协委员认真履职,积极建言献策,在推动龙江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龙江建设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省政协委员郭宏伟:加快推动龙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郭宏伟委员认为:“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因素。”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近年来以成果转化为导向,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黑龙江北药研究院,发起成立黑龙江·中国北药园产业联盟等,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为助力龙江高质量发展形成新的动力源。

郭宏伟委员建议,培养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为科研人员营造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的良好科研环境,赋能发展新兴产业;面对数字经济浪潮,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驱动创新发展新赛道,持续强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研深度融合,以积极的姿态打造“数字+健康”领域产业新高地。


省政协委员丛慧芳:建议加强妇幼医疗机构中医内涵建设

丛慧芳委员认为,虽然目前各省市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三级保健网络,但仍然存在许多妇幼机构尤其基层妇幼机构难以承担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常规工作的情况,尤其是二胎政策实施以来,人民群众对妇幼保健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妇幼机构的内涵建设势在必行。

丛慧芳委员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妇幼机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妇儿专业的创办与发展,加强妇幼机构中医体系建设,首先,妇幼机构应联合妇科、儿科专家,引进中医人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编写、制定《妇幼健康管理中医适宜技术规范》。充分利用妇幼机构三级网络,深入社区传播中医技术及中医药文化,让古老的中医惠及于民,指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妇幼人群的健康水平。其次,要搭建中西医交融医联体,加强区域内中西交流技术帮扶,提高基层妇幼机构从业人员中医理论技术水平,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此外,要开发妇幼保健治疗App系统,组织中医专家指导西医“西为中用”,从而切实提高妇幼机构服务水平及治疗能力。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高曦:加快推进黑龙江省中医院院内制剂纳入医保统筹支付

高曦委员认为,2021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更好地保障参保群众用药需求。但截至目前,黑龙江省中医院的院内制剂仍不在医保药品统筹支付范围内。黑龙江省很多中医院的院内制剂有着广泛的患者基础,并且在市场上缺少替代品,大部分院内制剂的临床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得到了长期真实患者数据的验证。由于无法纳入医保统筹支付报销,加重了需用院内制剂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限制了院内制剂的大量使用,影响了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利于黑龙江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高曦委员建议,将临床疗效好的院内制剂尽快纳入医保药品统筹支付报销范围内,使医保、医院和患者均能收益,推动龙江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龙江建设。


省政协委员夏永刚:建议允许具有开发价值的药食同源中药活性提取物或化合物转化为省院内制剂

夏永刚委员认为,院内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的固定处方制剂。对于具有显著药理活性的药食同源中药深加工产品,并未纳入申报院内制剂的范畴,这限制了药食同源中药产品的深度开发和转化应用。药食同源中药提取物或活性成分具有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将其进行新药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且不能快速应用于临床,也不利于省内开发转化。

夏永刚委员建议,将药食同源中药提取物或活性成分纳入院内制剂申报范畴,有利于快速推进科技成果实现省内转化,对实现健康龙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供稿/摄影:党委统战部 编辑:白雪飞

    公众号 杏林头条 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