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旧版回顾>>正文

一份特别的礼物

  ——临床医学院四名同学手绘校园地图为60周年校庆献礼

发布时间: 2014-06-30 

同学们的作品——手绘校园地图

四名同学与辅导员刘洋老师共同展示手绘校园地图

“在校期间,赶上母校60华诞,本来就是很幸运的事,而能在这个特别的时刻,为母校献上这份独一无二的礼物,更让我们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这也将是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青春记忆。”于金洋、蒋莎、樊德慧、王演,记者面前的这四名2010级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同学,是四个漂亮可爱的女孩。她们十分珍爱地从一个装画的圆桶中拿出一张图纸,向记者展示,这就是她们用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完成的“创作”——手绘校园地图,是她们准备送给学校60年校庆的一份特别的礼物。

缘起:一次偶然

说起创作手绘地图的动意,其实缘起于一次偶然。2013年3月的一天,四个女孩结伴到辅导员刘洋老师的办公室交思想汇报时,看到刘老师办公桌上有一份厦门大学的手绘地图。姑娘们好奇地拿起地图仔细端详,立刻被地图的立体效果和其表现出的厦大校园的美丽所震撼,并且不约而同地冒出一个念头——“咱们学校也很美啊,是不是也可以画出来,做成咱们自己的手绘地图呢?”她们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刘洋老师,立刻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刘洋老师表示非常期待她们能将我们美丽的校园用手绘地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并愿意尽力帮助她们。

说干就干。得到老师支持和鼓励的四个人,立刻意气风发地付诸行动了。虽说预料到“万事开头难”是必然的,但真正动起手来,才发现这个难度超乎想象。其它综合大学里会有相关的工程、建筑、艺术专业,有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听说厦大的学生专门有个手绘工作室,而且制作手绘地图他们总共用了三年时间。可是这四个学中医的女孩面临的现实是:已经上到大三,要上课,要毕业实习,要准备考研,每个人的时间都很紧张;四个人中只有两个人有一点小时候学画的底子,另外两人对画画一窍不通。“作为业余爱好者,我们能做成吗?”当冲动的热情遇到冰冷的现实,同学们有点不自信了。“不去尝试怎么知道行不行!”看到她们的犹豫,刘洋老师鼓励她们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在老师的鼓励下,四个女孩坚定信心,决定要把对学校的这份爱用行动表达出来,无论成败。

起步:业余选手的困惑

要想画手绘地图,首先要了解学校占地面积、布局及大概轮廓等基本情况,因此她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够俯瞰全校的制高点。为了寻找到这个适合的制高点,她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到学校对面的高层住宅请求帮助,被小区保安断然拒绝。她们没有灰心,一有时间就围着学校周边寻找,爬上能够爬上的一栋栋建筑去感受观察学校的视角,找不到理想中的最好视角和最佳高度,就用一些片断的印象,甚至想像来拼凑。不过,即使这样,仍然很难看到学校的全貌。如果连看都看不到,要怎么开始画呢?在为此苦恼了很久之后,她们终于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用自己的实地考察结果,与网络上的城市卫星地图进行对照,就这样,在多管齐下的努力下,学校的全貌终于渐渐在她们的脑海中清晰完整地显现出来。

接下来,她们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学校的建筑,为正式开始绘图做准备。当时正是实习期间,于是她们上午实习,中午抓紧吃饭然后去临摹,下午还要赶到医院去实习,晚上回寝室整理素材。经过几天的调查,她们用道路将学校大概分成10个模块。四个人依此进行了详细分工,分别负责了解每个模块每个建筑的具体形状、朝向和道路。

回忆那一段实地考察的时间,姑娘们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冷”。那时是三月底四月初,在寒冬已过的哈尔滨,本来应该不会感觉到寒冷了。可当她们拿着铅笔,选择最佳角度来勾画每个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的时候,与平时待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在户外路上只是匆匆走过时的感觉完全不同,拿着铅笔的手很快就会冻得发麻,身体也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这四个全部来自外省的女孩笑着说,这时才懂得了“春寒料峭”这个成语的含意。

考察学校建筑物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全部完成了。姑娘们觉得基础工作准备就绪,可以开始制图了。谁知,这个时候又遇到了新的麻烦。拿起画笔,完全没有绘图经验的她们,甚至不知道是由路定房子还是由房子定路。这个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也许很低级的问题,却成为四个女孩的大难题,并且由于各自有不同的意见,无法互相说服而相持不下。有的人认为必须先定路,才能把房子往里面嵌,有的人认为房子如果都按模块嵌好了,路自然就出来了。最初的讨论,很快升级为争论,最后演变成激烈的争吵,并且整整吵了一个星期。

争吵无果后,恢复理性的同学们决定不再进行无谓的争吵,而是开始动手,按不同的方法分别尝试,让实践来检验真理。

选纸和选颜料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当时由于没那么专业,取材范围也不广泛,她们用的是最普通的牛皮纸和水粉颜料。最初的轮廓和位置是由王演同学确定的,因为她是四个人中唯一的理科生,被大家公认“立体感较强”,有比较好的空间想像力。轮廓出来之后,先用最细的毛笔勾边,然后开始补充细节和上色。负责这项工作的是于金洋和蒋莎,因为她们俩小时候学过画画,算是四人中的“专业人士”。而樊德慧同学由于有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成为四人团队中的“组织部长”、“后勤部长”和“外联部长”。四个人就这样每天忙完学习和实习,晚上回到寝室后,配合默契地围坐在桌子旁,这面勾边、那面上色,从7点多画到10点多,一直画到寝室熄灯。“每天熄灯后躺在床上的时候,都有种头晕眼花的感觉。”当时的辛苦,如今却都变成快乐的回忆。

寝室就是同学们的“手绘工作室”

挫败:越挫越勇越成长

2013年7月初,她们完成了第一版画稿。看到自己笔下的一个个建筑、一条条道路,组成了一幅完整的校园地图,她们第一次感觉到所有汗水与泪水此刻有了回报,喜不自胜。医学生的谦虚谨慎和理性精神让她们没有张扬,而是准备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来完善地图。为此,她们通过各种途径,找其它学校学室内设计的同学,学工程制图的同学,也找身边的本校同学,让大家从各种角度来进行客观的评价。但是没想到,“专业人士”给她们的却是致命的打击。他们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同一个问题——整幅图的房子都是倾斜的,透视的角度都是错的。而这四位“业余选手”甚至都不了解这些专业术语的意思,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四个女孩立即上网搜索这些内容,查明之后,才发现这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因为这意味着,她们这个费尽千辛万苦的“第一稿”根本算不上一幅严格意义上的地图。

三四个月的辛苦付出,首个“作品”被无情地宣告失败,姑娘们有点迷茫,但是并没有失去信心,反而越挫越勇。“出了问题就解决问题,房子是倾斜的我们就把它立起来。”她们一边向专业人士请教并多方查阅资料,一边不停地尝试着在纸上动手去画,去找那传说中的立体感。由于四个人谁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绘图,她们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一筹莫展。这时候,了解到她们面临困境的刘洋老师出手相助,帮忙联系其他高校的辅导员,寻找懂制图的专业人士,寻找各种能提供帮助的人来支援她们。经过多方努力,她们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建筑物的高与基线要垂直,并且侧面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倾斜角度,让侧面能有充分空间画下细节。

解决了“瓶颈”问题,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第二稿”的制作过程也顺畅了很多。这时2013年的暑假开始了,四名同学陆续回家,互相通过网络、微信等方式保持联络和交流,完善“第二稿”的具体任务主要交由绘画水平最高的于金洋同学完成,其余同学每天通过各种通讯方式来了解工作进程和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惊艳:第一次亮相

再回到学校已经快到8月底了,当时学校正在筹备迎新工作,刘洋老师希望四位同学能为迎新专门制作一版手绘地图,主要是标记出新生报到涉及的部门所在的建筑,给新生和家长提供直观引导。“我们的手绘地图终于有用武之地啦!”接到这个光荣任务的同学们非常兴奋,于是她们从8月28日开始连续奋战两天两夜,画出了一个简版地图。刘洋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迎新版地图的细节问题,得知情况的院党委副书记李全也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

迎新地图完成后,经过扫描后进行彩喷,并制作成展板摆放在临床医学院迎新现场的醒目位置。这幅校园地图的受欢迎程度让姑娘们始料未及。新生和家长们在这里仔细看地图,不时发出“哇!这学校这么漂亮啊!”的感叹,然后按图索骥寻找自己要去的地方所在。学校的老师和在校生们也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说,在这地图上看到自己十分熟悉的一处处校园风景,有种很特别的亲切感。连来到迎新现场的校领导们也对这幅地图大加赞赏,迎新过后,李全书记转告她们说,匡海学校长很喜欢这幅手绘地图,希望她们能将它捐献给校史馆,学校会将学生对母校的这份热爱用心珍藏。“这让我们受宠若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樊德慧同学说,那天回到寝室,我们四个人一起回忆创作的过程,想着最初的不知所措,想着曾经遇到的挫折,想着那些争吵的日子,我们坚持了下来,看到这些成果,我们的眼角开始闪烁着泪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同时,我们也觉得这幅迎新地图由于用时较短,还有一些很粗糙的地方,我们决心一定要继续画出完整的学校地图,然后郑重地奉献给我们最热爱的学校。

迎新版手绘地图的惊艳亮相

感言:对学校的爱永远画在我们心里

“从去年9月到现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继续完善我们的地图,直到拿出现在的这一版‘成品’,我们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稿了。”女孩们说,她们决定要把手绘地图做得更加完美,将学校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学校,让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母校。

“一年多来,我们在纸上一遍一遍画着学校,这幅图画更是画在我们心里。母校的美留在纸上,对母校的爱积淀在我们心里。” 女孩们说,这一路走来,她们学到的东西远不止绘图那么简单。“从开始画校园地图开始,每一天我们走在学校里,都会在不同的角落里发现新景象,感觉每处新发现都是那么美。开始绘制地图的动力,是来自于对学校的热爱,而绘制过程中的点滴让我们更加热爱学校,手绘地图更加拉近了我们与母校之间的距离,感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给予我们的支持与鼓励,帮助我们将母校的美展现出来,将我们对母校的爱抒发出来。”

“希望我们的手绘地图能在学校60周年校庆之际,给老师、同学、校友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也感恩母校给了我们一个值得回忆的、美好的大学生活!”同学们说。

摄影/供稿:常滨毓 石全福  编辑:白雪飞

    公众号 杏林头条 财务处